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中心 > 要闻 > 正文

2015年二线城市住宅市场分析与预测

要闻 | 2015-02-18 14:49:59 我要评论
[导读]2014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出现剧烈波动,给行业带来较大压力,但最大的压力却是二线城市突如其来的大分化。

2014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出现剧烈波动,给行业带来较大压力,但最大的压力却是二线城市突如其来的大分化。在2014年之前的分化主要指三四线城市,大家都普遍认为一二线是避风港,但不到两年,原来前景“良好”的二线城市中也出现了巨大分化。2015年虽然整体市场相对稳定,但二线城市间的分化不会趋缓,甚至还有进一步加剧的可能。

政策: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
    相对而言,二线城市政策环境相对宽松,2014年都完成了限购政策的调整,购房落户、财政补贴、公积金调整、契税减免等一系列“救市”措施层出不穷,当然最后招数都是趋同的,一个都不能少。2015年仍将延续去年“救市”政策基调,缺啥补啥,肯定是二线城市地方政策的核心要点。其他大招都已经使用,我预计2015年的政策焦点只能是地方财政补贴,反正“取之于企,用之于民”。

市场:强者恒强,弱者愈
    2014年的救市并没有真正改变各个城市市场供过于求的格局,恢复的是市场信心但没有改变供求,所以2015年的市场仍将走出各自的独立行情。整体上会比2014年更加平稳,大起大落的情况较难出现,但与一线城市整体步调一致不同,强者恒强,弱者愈弱将成为2015年二线城市市场的主要格局。

房价:上下两难,空间有限
    2014年二线城市房价一路下跌,去年底今年初基本稳住,2015年房价将会处于僵持状态。除少数城市外,大多数城市房价上、下空间都非常有限。从某种程度上讲,二线城市仍将是以价换量的主战场。在相对平稳的市场环境中,以价换量效果也将会更好,但部分供求关系恶劣的城市,房价仍将处下降通道中。

土地:供应充足,分化严重
    与一线城市的土地稀缺不同,二线城市整体土地供应相对充足,总有开发不完的新区,也总有不断改造的旧城,就看有没有房企花钱买地。二线城市整体土地消化周期超过2年,但城市之间的差异特别巨大,供求关系好坏之间差别最大达8倍,如最短的合肥和最长的宁波。开发企业也不是傻子,与在一线城市拼命争夺、推高地价不同,二线城市的土地溢价空间有限,即使是供求较好的城市也不会出现特别高的溢价,毕竟房价的天花板更难打破。

房企:明争暗斗,竞争激烈
    二线城市仍是房企竞争拿地的主战场,也是收入和规模贡献的主战场,50强房企引领了二线城市的未来,决定了二线城市市场格局和发展趋势。随着这些规模房企战略的调整,从三四线城市的逐步收缩,对二线城市的聚焦,对房企重要性日益提高,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二线城市作为深耕、精耕的选择,也使得房企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,“地头蛇”和“过江龙”杀作一团。

风险:房价见顶,供求失衡
    与成交平稳上升相反的是,房价已经出现了阶段性天花板,项目盈利空间愈发减小,房企同样面临没钱可赚的困局。另一方面,每个城市不管整体好坏,几乎都有几个供求严重失衡的区域,成为这些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最大隐患。

城市:分化加剧,各有特色
    2014年二线城市中表现较好的诸如武汉、合肥、南京、郑州、厦门、南宁等,大多数二线城市迫于供求严重失衡的压力表现较差,如东北的沈阳、长春、大连,中西部的西安、成都和昆明,中部的长沙,东部的青岛、济南、宁波和杭州等,都转瞬成为压力城市。表现差的城市原因都是供求失衡,好的城市的原因却各不相同。武汉因近年城市建设较快,合肥是城建加快而土地供应紧张,厦门则是政策给力且土地稀缺,郑州是因对省内外来人口极强的吸附力首屈一指。政策、经济、基建、土地供应、市场供求等方面造成了城市间巨大差异。二线城市是兵家必争之地,2014年楼市分化加剧表现提醒房企,并不是哪个二线城市、哪个项目都可以赚钱的,房企必须保持清醒头脑,才能在城市布局拓展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
[编辑:卓淑芳]
标签: 二线城市

频道编辑

卓淑芳同学
蓝房网编辑